koodata

View Original

出道即巔峰!Meta 的秘密武器 Threads 是否可以重返榮耀?品牌需要跟進這波社群紅利嗎?

在某個美好的平日早晨,被鬧鐘逐出夢鄉的你,理應該開始為了一天的奮鬥開始梳洗整裝。但是在那之前,先賴在床上滑滑手機打開社群軟體看看好友動態吧......

這幾乎應該算是現代人的日常,不管是剛起床、準備就寢、等公車進站,甚至搞不好連地震時都不免俗地進入社群媒體的世界。不論是被戲稱只剩老人在用的FB、現在當紅的 Instagram、TikTok、商業人士必備的 Linkedin ,還有臺灣稍微比較冷門的 Twitt… 啊,抱歉現在改叫「X」了,各類社群媒體都有其死忠鐵粉。等等,我們是不是忘了哪個橫空出世,發佈 5 天內下載量就達到一億次的天之驕子.....?

扁平化組織+專案管理 只花 7 個月就快速開發完成

沒錯,我們講的就是 Meta 的最新傑作,大多數臺灣人第一時間看到都熊熊不知道該怎麽發音的「Threads」(編註:音似「脆死」),當初開發 Threads 的宗旨其實一開始只是作為增強IG的輔助功能,但誰知祖克伯的死敵伊隆馬斯克恰巧就在此時順勢收購了 Twitter。為了與宿敵互別苗頭,這個原本作為「Instagram 補強計劃」的專案頓時充滿無限可能。雖然官方表示 Threads 希望提供與既有媒體 Facebook 與 Instagram不同的內容與瀏覽體驗。但大家其實都心照不宣, Threads 的誕生就是衝著 *Twitter 來的。

*編註:馬斯克入主 Twitter 後即改名為 X ,以下皆稱該平臺為 X

俗話說兵貴神速。據情報來源指出,當 Meta 高層下達指令之後,Instagram 負責人莫瑟里(Adam Mosseri)組了一支僅 60 人的精英團隊,利用扁平化管理快速溝通協作,訂立緊湊的專案時程表並嚴格執行,最後僅在 7 個月左右就完成了專案。

用戶樂於嚐鮮!盡享後 Meta 時期的聲量紅利

辛苦耕耘者總會歡喜收割!Threads 甫一上架就受到全球網友的熱烈支持,在 7 月 5 號當天發佈僅幾個小時就累積了超過 500 萬名用戶,花不到一週就超過 1 億人註冊,成為當今下載成長速度最快的 APP。當然 Threads 堪稱空前的開局不僅僅是服務本身吸引人,大家對於全新社群的高接受度、用 Meta 帳號直接無痛註冊、以及馬斯克在 X 上種種讓人無法理解的操作,在在都替 Threads 取得相當成功的起步。這對 Meta 來說也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,在 Facebook 開始疲軟、Instagram 又缺乏劃時代創新,再加上元宇宙前景被看衰的現在 ,Threads 無疑是 Meta 宣告重返榮耀的強心針。

衝高用戶 → 用戶高度使用 → 吸引創作者發佈內容 → 提高用戶黏著度 → 增加廣告版位  → 吸引品牌投資 → 獲得廣告收入

這段旅程通常是社群媒體能夠賴以維生永續經營的必經之道。不瞞大家說,當我第一時間體驗Threads時,不是思考值得紀念的首篇「*串文」到底該跟大家說些什麼,而是腦中開始描繪廣告版位會在哪邊出現、要用什麼樣的形式才能發揮創意不讓用戶反感。以 Meta 的一貫作風,我本來認真覺得 Threads 要完全無廣告,可能只是須臾瞬間的事。不過以目前的趨勢來看,我顯然錯估形勢了。難道是 Meta 良心發現,要許給用戶一個乾淨舒心閱讀的環境、無任何商業銅臭利益導向的伊甸園嗎?

接下來的發展,你知、我知。一個擁有磅礴開場的故事,並總不盡如人意進入第二幕時會同樣順風順水。

*編註:在 Threads 發佈的文章,目前統一被稱為「串文」

出道即巔峰?如流星似地僅燃燒一瞬間

還記得我們剛剛畫過的社群媒體旅程嗎?現在 Threads 的狀況簡單來講像是這樣。

衝高用戶 → 用戶高度使用 → 吸引創作者發佈內容 → 提高用戶黏著度 → 增加廣告版位  → 吸引品牌投資 → 獲得廣告收入

Threads 在第一步獲得了巨大的成功,但接下來的發展卻差強人意。吃盡了新產品流量紅利後,一般習慣使用文字社群的用戶又再次回流到他們所熟悉的 X。根據研調機構 「Sensor Tower」的調查,Threads的日活躍用戶從 7 月初的 4,400 萬,過了一個月之後僅剩下 800 萬,降幅超過 80%。而美國權威媒體 Adweek 也發現除了用戶流失之外,在Threads上線後積極佈局的知名品牌如大型速食連鎖店Wendy's、美妝品牌 Rare Beauty 等都逐漸降低發文頻率。同時用戶的使用時間也大幅下滑,從平均使用 19 分鐘減少到只有 4 分鐘。

我就問一句,現在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,這週有打開過 Threads 嗎?

過氣比光速還快!Threads 到底哪一步沒踩穩?

相信你一定也有屬於自己的理由開始慢慢冷落 Threads。其實不僅對用戶來說降溫,連內容創作者也對 Threads 意興闌珊(起碼目前是這樣)。對許多內容創作者來說,他們並沒有更多時間與更好的創意替 Threads 經營專屬內容,許多人都是把原本發佈在 X 的東西直接原封不動照搬。甚至也有 KOL 坦言,光現在的媒體渠道就多到夠讓人焦頭爛額了,實在沒有多餘心力再為 Threads 創作內容。相對地,各品牌的官方帳號甚至還來不及大展拳腳,Threads 就馬上退燒。不論是對內容創作者、用戶以及平臺本身都是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。

另外從用戶的角度來看,光一開始打開 Threads 就看見很多完全不認識的串文動態充斥你的版面。雖然這樣的用意是希望用戶能夠的多接觸人氣串文與 KOL,但是無法更改設定的「強迫推銷」只會讓用戶更反感。加上誠如前段所描述,大部分的人氣 KOL,其串文內容與 X 重覆性太高,既然如此,為什麼還要額外花時間打開 Threads 瀏覽一模一樣的內容呢?

更雪上加霜的是,Threads 僅支援 APP。現階段缺少網頁版,讓用戶在跨媒體行為上產生許多的不便利,這步棋簡直就像是推出未完成品般令人不解。在用戶尚未養成高度黏著 Threads 的習慣前,只要踏錯一步。用戶熱度就彷彿山道猴子的一生般,越過雙黃線超車後就回不來了。

曾幾何時,Meta 這間公司似乎開始慢慢缺乏獨創性。我們這些年可以觀察到,不論是 Facebook、Instagram 甚至是現在的 Threads ,新的功能無一不是「致敬」當下火熱的社群軟體。或許 Threads 本身很不錯,但它如果沒有走出跟其他社群不同的路,那麼未來那條通往成功之道將會更崎嶇難行。

痛定思痛再加油,重返榮耀指日可待?

雖然我們上面花了一整段在臭(?)Threads,但萬幸的是,Meta 也針對各項快速下滑的數據準備好了優化方案。提醒大家,整個 Threads 快速崛起又殞落的時間軸其實也才僅僅一個多月而已。現在仍是搶救的黃金時間。祖克伯也正式宣佈,將會有一系列功能在不久的未來實裝在 Threads 上,目前已經更新的有翻譯串文與追蹤標籤。前者可以利用該功能將國外的串文翻譯成母語,後者則可以讓用戶看到有誰關注自己。

除此之外,大家都引頸期盼的網頁版及搜尋功能也即將上線。雖然先前可以透過網址開啟串文,但你如果要回覆等互動,還是得打開 APP操作。網頁版正式發表之後,就可以解決先前所提到跨媒體瀏覽不便的問題。而搜尋功能則讓用戶搜尋特定的文章、串文作者、以及標籤更快更方便。

相信在短時間內增加新功能,絕對可以帶來一波用戶回流。但如果僅是改正缺點,那麼最多也僅是X的複製品而已。百森商學院(Babson College) 研究社群媒體策略的數位行銷教授漢納(Richard Hanna)認為,使用率大幅下降,明顯反映出人們認為能在 Threads 上做的事並不多,缺乏某些想要的功能,而這類功能或許能在其他 APP 上看到。Threads 現在最重要的課題,應該是找到 Meta 近年來最欠缺的「全新創意」,讓它對比宿敵 X、現在正開始摸索經營文字社群的新對手 TikTok,甚至是自家平臺的 Facebook、Instagram,都能成為獨樹一格的存在!

別人恐懼我貪婪,品牌趁 Threads 低點先行佈局?

巴菲特的投資箴言同樣也適用在行銷上!

Threads 雖然目前聲勢下滑,但其實也不必為它的前景太過擔憂,畢竟 Threads 還是有一個實力堅強的 Meta 爸爸在後頭撐腰,加上如果能夠整合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帳號資訊與使用者行為,對品牌主而言絕對是行銷的一大殺器。

而品牌如果能趁 Threads 此刻居於弱勢的情形下先行經營該社群替品牌佈局,不但少了許多競爭對手,還能趁此時多發揮創意試試水溫與熟悉文字社群平臺的特性,相信會對在後續的行銷策略上會有更多可能性。

再者,「X」這個社群平臺在臺灣來說,其實算是較為冷門的社群渠道。也就是說,Threads 因為吃到 Facebook 與 Instagram 關聯的優勢,意義上來說是臺灣最受歡迎的文字社群媒體平臺。如果你有心想要經營文字性質的內容,Threads 絕對是臺灣品牌主 / 創作者不可錯過的肥沃淨土。

Threads 與其他媒體不同特性與宣傳的策略?

Threads 的特性我們一直其實不斷強調,是以「文字」為主體。整體的宣傳調性會比較偏向心情抒發、閒聊類型。行銷人員平常會花很多時間去構思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的文章與圖片,但在 Threads 上可以嘗試用不同風格與角度替品牌說故事。不需要思考複雜的文章內容與創意,簡單聊一下今天的心情、生活記錄、或是丟個有趣的問題與用戶互動,都是現階段適合 Threads 的宣傳方式。更棒的是,Threads 支援在串文中放入外部連接,點擊連結後會以新視窗開啟目標頁面,以品牌需要以導流作為目標來說,這點相較於 Instagram 要友善不少。

雖然 Threads 目前支援發佈最多5張圖片、以及最長5分鐘的短影音,但建議這些素材還是留給 Facebook 與 Instagram 就好,讓 Threads 用它專屬的方式說話。

除此之外,雖然文字內容可以輕鬆為主,但整體的發文策略還是必須嚴謹,必須要有計劃且固定頻率的發佈串文,同時要多多與追蹤者互動。點擊愛心、回覆串文或是轉發。保持品牌與用戶間的熱情,提高黏著度。

在目前 Threads 仍在低點蓄勢待發之際,率先佈局對品牌而言絕對不會有太大損失。同時現階段沒有廣告版位的情況下,你的自然觸及會更有機會被大眾看見。(這也是現階段 Facebook 粉絲專頁的主要困局)如果品牌能夠仔細思考用戶屬性,找到潛在客戶喜愛的發文內容,或許你也能成為乘著 Threads 順勢飛翔的成功案例?

你對 Threads 的未來看好嗎?你認為在臺灣經營 Threads 是否能夠開創新局?歡迎訂閱 koo.café,跟我們一起持續關注數位行銷的大小事。







• • •







Add us on LINE
官方帳號 →

Follow on Facebook
粉絲專頁 →